你的位置:首页 > 正吉教育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各路神仙抢滩消费金融 弥补小额消费信贷短板
来源/编辑: 更新时间:2016-05-17 17:21:25 点击量:342次

各路神仙抢滩消费金融 弥补小额消费信贷短板

      自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放开消费金融的市场准入以来,不论是传统银行、民营企业,还是互联网巨头,纷纷抢滩这块充满机会的新金融市场,各路资本蜂拥而至。消费金融正在为拉动消费提供新助力。

  “自从支付宝有了‘花呗’,我真的就开始不停地花呗,不停地买买买了。”某高校大三学生小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为了节省开支,她从来不去逛商场,偶尔在网上看到了心仪却价格不菲的衣服,她也只能先收进购物车,想着下个月有生活费了再买。可是等到下月有了钱,却发现购物车里的宝贝早已售空下架。

  自从支付宝开通了“花呗”功能,小王再也不用担心错过心爱衣物了。她说:“‘花呗’可以让你在天猫或淘宝上购买东西确认收货后,到下个月的10日才付款。这样我就可以有充足时间做兼职来还款了。”

  事实上,“花呗”只是消费金融大军里的一份子。近日,消费金融犹如上海的天气一般,持续升温。

  各路“神仙”抢滩

  所谓消费金融,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传统金融业的消费金融产品包括了银行的消费金融贷款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分期。到了互联网金融时代,消费金融的产品则延伸至P2P平台的信用贷款,以及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推出的消费金融产品,如“白条”和“花呗”。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准入,将已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同时,国务院还将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并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此后,全国各地的消费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消费金融市场硝烟四起,持续升温。线上,京东、阿里、苏宁云商(002024,股吧)等竞相通过打白条、分期付等方式黏住消费者;线下,捷信等消费金融公司正奋勇从区域挺进全国市场,且有兴业银行(601166,股吧)、TCL等新势力强势加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乐得有更多选择。

  随着2015年5月29日苏宁消费金融公司的正式开业,苏宁云商推出主打产品“任性付”。据了解,“任性付”的最高消费贷款额度为20万元,限定于苏宁使用,消费者可线上线下切换购买。当然,苏宁云商的副总裁任竣也曾向媒体透露,苏宁接下来会推出分期商城,还会拓展校园用户。

  阿里巴巴的“花呗”也不仅限于天猫和淘宝的消费场景。近日,蚂蚁金服方面表示,“花呗”的消费金融服务场景已经扩大,目前接入了40多家购物平台,大致可分为几类:唯品会、聚美优品、一号店等电商;大众点评、美团、百度糯米、拉手网等网站;魅力惠、楚楚街购物生活类App;小米、OPPO、VIVO等手机官网;中文起点、掌阅ireader等阅读类;养车点点、途虎养车网等汽车售后服务等。

  消费金融这块蛋糕如此之大,小米CEO雷军也不想错过,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2015年6月,小米小贷公司成立,为所有具备小额消费需求的用户提供小额贷款。6月19日,重庆市首家消费金融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是国家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政策后,第一批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开业的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也是全国首家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

  另外,除了电商平台、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外,以P2P借贷平台、分期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开始积极发力消费金融市场。除了老牌的P2P平台拍拍贷一直专注消费金融领域外,积木盒子前不久开始内测消费金融产品“读秒”,此外,包括宜人贷、众易贷、人人贷等一批行业领先的P2P网贷平台也都在布局这块市场。

  步入消费导向期

  事实上,中国经济正处在由投资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的转变期。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给予消费金融支持政策,旨在扩大消费信贷,重点服务中低收入的消费人群,弥补商业银行现有消费信贷业务短板,使消费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互补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未来,在消费金融环境下,消费金融公司与销售行业紧密结合,为购买方提供更为成熟的消费信贷服务,可以提高国民消费总量,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随着2013年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普及,消费者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逐渐开始倾向于方便省时的线上购物。7月1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之一。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平台,带动了各大机构纷纷涉足互联网领域的消费金融。

  当前消费金融公司办理的贷款主要用于个人及家庭日常消费的贷款,如家装、婚庆、旅游、教育等。某股份制银行个人金融部经理坦言,虽然银行本身的消费贷款业务的用途中也涵盖旅游、装修、婚庆等,但由于这类消费贷款额度低,客户经理鲜有积极性,银行方面出于对成本的考虑,给客户办理的消费贷款也主要集中在20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成立消费金融公司,正好弥补了银行小额消费贷款的不足。且相较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手续简单,不需要抵押,审批速度也快,更能吸引目标客户群。”

  弥补小额消费信贷短板

  此前,银行业在消费金融当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包括信用卡、分期及个人按揭贷款业务等。但消费金融的需求量已经远远超出了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供应量,这也是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并鼓励互联网金融加入到消费金融领域的重要原因。

  消费金融市场如此火热,商业银行这位消费信贷的资深“老大哥”,自然也不会错过。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创新消费金融发展,或建立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弥补小额消费信贷短板。据悉,在已获批的12家消费金融公司中,9家有银行股东背景。

  奚君羊认为,消费金融对银行主流借贷业务不会造成太大冲击,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旨在弥补小额消费信贷短板,而银行信用卡、借记卡使用便捷灵活,其主流地位不会轻易被动摇。

  兴业消费金融董事长郑海清也表示,消费金融、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化发展空间。比如,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主要针对中长期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贷款期限通常数年甚至数十年;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则主要提供1年期以下的短期信用贷款,加之放款速度很快,能即时解决个人日常生活消费、个体商户资金周转的需求。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与信用卡业务的客户群并非完全一致,目前兴业消费金融提供服务的很多个体商户与个人,是既缺乏银行征信记录、又没有信用卡的群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兴业消费金融的主营业务大致分成三类:一是驻店贷款模式,即建立在现场消费场景基础上的传统赊账消费;二是网络购物消费贷款,是原有线下赊账消费的线上化;三是现金贷款,主要解决客户日常生活短缺的小额资金需求。这些业务基本上是银行传统业务不会触碰的领域。

  商业银行作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出资方,保证了借贷资金的稳定性和充足性。奚君羊认为,银行创新消费金融,有利于弥补自身消费借贷业务的短板,推进零售业务的发展。消费金融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具有天然优势,经营的范围没有地域的限制,而且消费金融公司专注于20万元以下的小额消费贷款,主要面向广大普通民众提供金融服务。在业务申请、贷款发放等体验上更强调速度快、申请方便,在服务效率和便利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银行信用卡、借记卡的使用范围、特定贷款业务范围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流程复杂,对借款人资质要求高。因此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有利于完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体系。同时,银行拥有完整的业务模式、严密的风控流程,和广泛优质的客户资源,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拥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借鉴,优势明显。

  市场前景广阔

  奚君羊认为,消费金融市场火热,未来前景广阔。当前中国消费金融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大,成长速度快。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消费升级使得消费金融市场迎来爆发时刻。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首份消费金融报告数据,2014-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依然将维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7年将超过27万亿元,相较于2007年将增长7.4倍。这些数据表明:消费金融市场蛋糕足够大,目前尚处于做大蛋糕阶段,消费金融将是下一个金融创新的“风口”。

  加之,随着国内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量入为出或许已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注重体验,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将不断涌现,消费水平也会大幅提高,消费金融当然也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不断扩容的蓝海。

  从海外市场来看,美国拥有成熟的消费金融市场,其征信市场经过几十年积累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一方面,其消费金融机构多种多样,既有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也有消费金融公司,另一方面,美国民众的住房、汽车等生活需求都离不开消费金融服务,所以,消费金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能够达到相当程度的匹配。

  相比之下,中国消费金融起步较晚,目前仍有欠缺之处。奚君羊表示,国外消费信贷业务多为商家或销售者自主发起,旨在扩大销售额,规模庞大。而就我国目前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来看,盈利模式相对简单,多是由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消费信贷发起方,业务规模不大。我国销售行业独立办理消费信贷业务经验匮乏,主动性有待提高。销售行业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消费金融公司或平台合作,以扩大销售面,增加销售额。未来,我国应促进消费信贷市场买卖双方形成完整整合的关系,各方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消费者提升消费层次,销售者扩大销售额,消费金融公司安全盈利的良好互利局面。

  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要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产品来满足。消费金融公司应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业务模式,增加新的产品或业务流程,赶上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反应速度与产品创新节奏。可以合理划分客户群体结构,针对不同收入水平、教育背景的消费者在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上实行差别化信贷服务,有针对性地推出消费金融业务品种,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开发创新,以适应人们真正的消费理念、日益变化的新型消费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要想常驻消费金融领域,首先,需要在效率与风控之间取得最优化的平衡点,即加强风控监管,确保低坏账率的同时提供快速放贷服务;其次,还得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与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形成差异化发展;再者,互联网+消费信贷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商业模式与大数据无缝联接式的应用。

  郑海清直言,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能走多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多大范围内突破银行保守的传统文化,但风险控制依然是消费金融公司最不容忽视的发展瓶颈。

  消费金融的风险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者信用的高低。因此,完善的信用收集、分析、评估和监督体系对于发展消费金融至关重要。消费金融公司应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强与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合作,积极探索,挖掘内部交易数据信息,审核落实客户信息真实性,准确识别客户信用风险。

                                                                                                                                   

                                                                                                                                                                                           来源:和讯财经


  • 上一篇:房地产征税:是一种拔鹅毛的艺术
  • 下一篇:实体经济仍是货币政策“主战场”稳健基调不变
  • 关于我们 | 公司服务 | 合作伙伴 | 免责条款 | 意见反馈


    四川华奕正吉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蜀ICP备10000876号     技术支持:四川天汇科技

    联系电话:+86 (028) 86129325 86115920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路27号少城大厦8楼